欢迎来到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学院

热线电话:010-5890-8130 I 010-5890-8131

方鹏 刑法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曾挂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任副检察长。兼职律师。

2006年7月起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历任讲师(2006年)、副教授(2011年);硕士生导师(2011年)。

著有《出罪事由的体系和理论》,译有《死刑论辩》、《理论犯罪学》、《改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等3部,在《比较法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合著、参撰《刑法分则案例研习》等8部。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学、刑法适用方法论。讲授的课程有: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分论、刑法适用方法论、刑法案例研习、刑法研讨课。

主持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刑法适用方法论)等项目。

获北京市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被评为中国政法大学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

肖沛权 刑诉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201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2013年进入中央民族大学任教,2015年晋升副教授,同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17年调入中国政法大学,现任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法学院访问学者(2011-2012)。

二、科研情况

(一)学术论文

在境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性论文包括:

1.《排除合理怀疑及其中国适用》,载《政法论坛》2015年第6期(CLSCI)

2.《推进司法公开问题的思考》,载《法学》2015年第12期(CLSCI)

3.《排除合理怀疑的经济分析》,载《政法论坛》2013年第2期(CLSCI)

4.《论美国排除合理怀疑的宗教逻辑》,载《比较法研究》2013年第1期(CLSCI)

5.《关于司法权威问题之探讨》,载《政法论坛》2011年第1期(CLSCI)

6.《司法公信力若干问题之探讨——以刑事审判为视角》,载《法学杂志》2015年第4期(CSSCI)

7.《论无罪推定原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载《法学杂志》2013年第10期(CSSCI)

8.《“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亲历观察与思考、建议——基于福清市等地刑事速裁程序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调研》,载《法治研究》201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9.《从Davis案透视美国死刑程序》,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10期(CSSCI)

10.《我国刑事审判制度改革若干问题之探讨——以<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为视角》,载《法学杂志》2011年第9期(CSSCI)

11.《论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司法适用》,载《法律适用》2015年第9期(北大版核心)

12.《英美法系排除合理怀疑的认识论基础》,载《人民检察》2016年第3期(北大版核心)

13.《公安机关防范刑讯逼供若干问题的探讨》,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6期(北大版核心)

14.《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之探讨》,载《中国法律》(香港)2013年第4期(境外期刊)

15.《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国内地刑事证据立法的新发展》,载《澳门新视角》第8期,2011年5月出版(境外期刊)

(二)学术专著

出版个人专著1部,合著、参著2部,译著1部,参编教材多部。代表性的著作包括:

1.《排除合理怀疑研究》,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独著)

2.《司法改革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合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参著)

4.《瑙鲁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典》,检察出版社2016年版(合译)

5.《刑事证据规则运用手册》,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合著)

6.《刑事诉讼法》(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副主编)

7.《刑事诉讼法》(教材),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参编)

(三)科研项目

主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多项,主要包括:

1. 2013年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公安机关防范刑事冤错案件研究”

2. 2015年中央民族大学校级自主科研项目(青年基金)“新刑事诉讼法证明标准实证研究”

3. 2014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司法改革问题研究”

4. 2010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一般项目“网络与刑事司法研究”

5. 2010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法治政府研究基地课题青年创新项目“学校网络舆情事件应对机制研究”

三、曾获奖励

1. 2014年5月获全国第二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 2013年10月获全国首届“硕博英才奖”

3. 2013年10月获中国政法大学2013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4. 2012年11月获O'Melveny & Myers Legal Scholarship Award(美迈斯法学奖学金)

5. 2011年5月获中国政法大学“学术新人”奖

刘家安 民法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博士

职称:教授

教育背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民商法学硕士、民商法学博士

研究领域:民法、罗马法

社会兼职: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理事;北京市物权法研究会副会长

荣誉奖励:多次获“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称号;连续五届获“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教师”称号

科研成果:

(一)著作类

1. 《物权法论》(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 《债法案例研习》,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 《债法:一般原理与合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 《买卖的法律结构——以所有权移转问题为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买卖契约》(译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二)论文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比较法研究》2016年第3期

2.“赠与的法律范畴”,《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3.“‘分时度假’及相关法律范畴之厘清”,《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4.“要物合同概念之探究”,《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4期

5.“侵权责任方式的类型化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6.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及责任归属”,《政治与法律》第5期

7.“善意取得情形下转让合同的效力”,《法学》2009年第5期

8.“含混不清的‘占有’——物权法草案占有制度简评”,《中外法学》2006年第2期

9.“交付的法律性质——兼论原因理论的发展”,《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

10.《法律援助问题:体制比较》,《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第6期

杨秀清 民诉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

民商经济法学院党委书记,主管研究生培养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与仲裁法学。

一、社会兼职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会理事、中国仲裁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强行行为法学会理事。

二、教育背景

1.1987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法学系,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2.1996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3.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专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三、荣誉奖励

1.2013年7月,《民事裁判过程论》荣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中国法学会)。

2.《民事再审制度的理论阐释》2005年6月获得全国第六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3.在2011-2012学年获得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特别奖。

4.在2005-2006学年获得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特别奖。

5.在2002—2003年度中荣获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学奖;

6.《完善民事证据制度是我国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关键》(二人合写)获得2000年全国司法改革优秀论文奖;

7.参与撰写的《仲裁法理论与适用》获得司法部2000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8.1999年1月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宪梓教学奖三等奖;

9.1999年1月获得中国政法大学三育人奖;

10.1999年2月被评为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

11.1996年11月25日获得中国政法大学首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12.1998年12月获得北京市第二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四、科研成果

(一)主要著作与教材

1.《民事裁判过程论》(独著),法律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

2.《协议仲裁制度研究》(独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10月 。

3.《民事诉讼法学》(合著),宋朝武主编,“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2011年3月第2版,2012年12月第3版,2015年8月第4版。

4.《调解立法研究》(合著),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 科研项目《调解立法研究》最终成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
5.《民事诉讼法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2008年2月第2版, 2012年12月第3版,2015年8月第4版。

6.《仲裁法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2015年8月第2版。

7.《民事证据法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

8.《民事诉讼法》(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1版,2013年8月2版。

9.《民事诉讼法》(独著),黄进总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系列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10.《民事诉讼法学》(独著),法学e系列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

(二)主要论文

1.《以克服“送达难”优化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12月。

2.《论裁判形成过程之司法公开》,《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与走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版。

3.《以利益衡量为基础构建民事执行拍卖效力制度》,《法学杂志》,2014年8月。该文2014年第1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转载。

4.《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的空洞化及其克服》,《法学评论》2013年第5期,2013年9月5日《新华文摘》转载。2013年9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转载。

5.《消极确认之诉的理性阐释——兼对九十九年度重诉字第六九四号民事判决的分析》,《月旦民商法杂志》第35期,2012年3月。

6.《Interest Measurement in Judgments on Disputes over Copyright Infringement》《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July-August,2012,

Issue50.

7.《著作権侵害紛争裁判にある利益のバランス判断》,《中国知的财産》,2012年9月。

8.《医疗行为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之探讨》,《新疆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9.《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自认的限制性规则》,《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

10.《商標権侵害訴訟における自認の制限的適用についでの考察》,《中国知的财産》,2011年3月,第29号 。

11.《特許権侵害の賠償額の認定における証明妨害の適用》,《中国知的财産》,2011年7月,第31号.

12.《司法过程能动性的理性思考》,《河北法学》2010年1月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0年5月全文转载。

13.《浅析案外人异议之诉》,载于《民事诉讼法学专论》(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8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14.《检察院监督民事诉讼之历史与现实反思》,载于《司法改革与民事诉讼监督制度完善》(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10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15.《论司法过程的权利生成功能——以民事权利救济为视角的分析》,载于《法律适用》,2007年11月 。

16.《诉的利益及其考量》,载于《法大民商经济法评论》第三卷,2007年11月。

17.《反思法院调解主体的社会化》,《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2月。

18.《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正当性质疑》,载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12月第六期 。

19.《法院调解主体社会化的思考》,载于《司法改革论评》,2007年3月 。

20.《法律职业教育初探》,载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文选》,2007年6月。

21.《法学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之思考》,载于《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6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2.杨秀清、韦选拾《仲裁协议效力扩张若干问题研究》,《仲裁研究》,第十一辑,2007年3月,法律出版社。

23.《质疑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载于《法大民商经济法评论》(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24.《质疑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载于《法大民商经济法评论》(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25.《约定仲裁机构不明确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北京仲裁》第51辑2004年6月。

26.《论司法考试与司法官选拔制度的衔接》,载《人民检察》2006年9月。
27.《论司法解释权与审判权》,《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4月 。

28.《解读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河北法学》2006年第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司法制度·诉讼法学》2006年7月全文转载 。

29.《民事再审制度的理论阐释》,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司法制度·诉讼法学》2004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诉讼法学精粹(2005卷)》全文转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

30.《约定仲裁机构不明确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北京仲裁》第51辑2004年6月 。

31.杨秀清、李琳《试论仲裁裁决的撤销—兼论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二人合写),连载于《仲裁研究》第五期、第六期、第七期(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

(三)主持或者主要参与项目

1.2018年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研究》。

2.2018年主持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

3.2016年主持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再审制度与审级制度衔接研究》。

4.2015年主持中国法学会“深入研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重点专项课题《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研究》。

5.2013年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毕玉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4BFX060)《转型时期民事诉讼架构下的司法公开研究》工作。

6.2017年主持横向项目《知识产权纠纷仲裁实证研究》。

7.2011年主持横向项目《民事裁判思维研究》。

8.2010年主持横向项目《环境侵权诉讼证明责任理论与实证研究》。

9.2006年主持中国政法大学诉讼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协议仲裁制度原理研究》。

10.2005年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宋朝武主持司法部重大项目《调解立法研究》工作;

11.2010年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费安玲主持北京市级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法学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设计改革研究》工作。

12.2010年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宋朝武主持教育部项目《仲裁证据制度研究》工作。

兰燕卓 行政法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具有丰富的法考培训经验,考点把握精准,擅长将繁杂考点系统化、明晰化,有效挖掘考点的关联性;授课重点突出,知识体系清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有效提高备考效率。

叶晓川 理论法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著名的法考辅导专家,讲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辅导方法得当,睿智、幽默、富有激情的授课风格倍受学员喜爱。主要讲解的课程有习近平法治思想、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等,超过十年的考试辅导经验,理论法辅导老师中的佼佼者

邹龙妹 三国法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法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国际私法,国际法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主编本科教材《国际法》《国际私法》,参编多部。发表《外国法的查明问题研究》,《国际法中的国家责任问题研究》等核心论文十余篇。授课风格轻松幽默深受同学们喜爱。

李文涛 商经知

北京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德国明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德国明斯特大学访问学者,教学和辅导经验丰富。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劳动法。北京市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会理事,北京市不动产法学会理事,北京市商安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多年研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命题规律,对商经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全面、理解深刻,教学和辅导经验丰富。讲课富于激情,生动幽默,深受学员好评

赵宏 行政法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

1995年9月至1999年7月,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

德国公法、比较公法、国家学、行政法基础范畴与理论(行政行为与主观公权利)、个人信息权的公法保护、公私合作与行政民营化等

任教经历及执教课程

2005年至今,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后合并至比较法学研究院),2018年转入法学院。

执教课程: 德国基本法概论、德国公法、德国行政法、德国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中国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访学经历

2003年9月至2004年9月,作为北京大学交流学生赴德国图宾根大学)法学院进修;

2006年7月,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图宾根大学法学院进修;

2007年7月至2007年8月,获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赴德国纽伦堡大学法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作为访问学者赴台湾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慕尼黑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作为客座教授在德国科隆大学讲授中国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科研成果

一、专著

(1)《行政法的主观法体系》,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年6月版;

(2)《法治国下的行政行为存续力》,法律出版社2007年5月版;

(3)《法治国下的目的性创设:德国行政行为理论与制度实践》,法律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二、译著
(1)[德]齐佩里乌斯,《德国国家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8月版;

(2)[德]汉斯-乌尔里希·维勒:《民族主义:历史、形式与结果》,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

三、期刊论文

(1)“中国式保护规范理论的内核与展开:以最高人民法院裁判为参考”,载《当代法学》2021年第5期;

(2)“行刑衔接案件的实体法问题”,载《国家检察官学报》2021年第4期;

(3)“城市治理中的良法善治何以进行”,载《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5期;

(4)“《民法典》时代下个人信息权的国家保护义务”,载《经贸法律评论》2021年第1期;

(5)“我国疫情信息公开机制及其问题:基于法规范的分析”,载《东南法学》2021年第1期;

(6)“保护规范理论的误解澄清与本土适用”,载《中国法学》2020年第4期;

(7)“疫情防控下的个人权利限缩与限制”,载《比较法研究》2020年第2期;

(8)“主观公权利、行政诉权与保护规范理论:基于实体法的思考”,载《行政法学研究》2020年第1期;

(9)“宪法诉愿的基本构造与核心问题——从德国经验谈起”,载《中国法律评论》2020年第1期;

(10)“德国学理的参鉴价值与我国学理的进化方向:《法治国下的目的性创设》的写作缘由与书评回应”,载《公法研究》2020年11月;

(11)“法治政府与行政诉讼中的权利保护”,载《治理研究》2020年第4期;

(12)“保护规范理论的历史嬗变与司法适用”,载《法学家》2019年第2期;

(13)“主观公权利的历史嬗变与当代价值”,载《中外法学》2019年第3期;

(14)“原告资格从不理影响到主观公权利的转向与影响”,载《交大法学》2019年第2期;

(15)“保护规范理论在举报投诉人原告资格判定中的适用”,载《北航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5期;

(16)“国家的主观公权利”,载《财经法学》2018年第1期;

(17)“德国PPP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载《行政法学研究》2017年第5期(核心期刊);

(18)“从信息公开到信息保护:公法信息权保护研究的风向流转与趋势前瞻”,载《比较法研究》2017年第2期(核心期刊);

(19)“个人信息自决权的公法保护及其现状”,载《中国法律评论》2017年第1期(核心期刊);

(20)“部门宪法的构建方法与功能意义”,载《交大法学》2017年第1期;

(21)“合作国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重构”,载于《华东政法学报》2016年第2期(核心期刊);

(22)“德国行政民营化的制度发展与学理演进”,载《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4期(核心期刊);

(23)“合作行政与行政法的体系变革”,载于《行政法论丛》第17卷,2015年6月版(核心期刊);

(24)“澳门行政诉讼的整体构造及其启示”,载于高详主编:《区域一体化时代澳门法的变化与发展》,元照出版社2015年5月版(核心期刊);

(25) Gegeliederte Demokratie, Selbstverantwortung und Privatautonomie,

    in:Privatautonomie, Aufgaben und Grenzen, Nomos 2015.

(26)“法律关系替代行政行为的可能与困局”,载于《法学家》2015年第3期(核心期刊);

(27)“行政行为作为行政法教义学核心的困境与革新:兼论我国行政行为理论的进化”,载于《北大法律评论》2014年12月第25卷第2辑(核心期刊);

(28)“规范宪法的困境与未来:兼论如何克服司法审查制度阙如下的宪法实施困局”,载于《比较法研究》2014年第4期(核心期刊);

(29)“行政法学的体系建构与体系均衡”,载于《法学家》2013年第5期(核心期刊);

(30)“诉讼权能与审查密度:从德中制度对照看行政诉讼的整体关联”,载于《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第三期(核心期刊);

(31)“一国两制下的澳门违宪审查——制度创新还是制度困局?”,载于《自治与发展: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澳门法制改革研究》,张生、幸颜静主编,元照欻版社2012年版;

(32)“欧洲整合背景下的德国行政程序变革”,载于《行政法学研究》2012年第3期(核心期刊);

(33)“分层民主、政治试错与个人负责——从系统论看联邦制”,载于《中国法学文档》第2卷(核心期刊);

(34)“从基本权限制条款看宪法规范的形式理性及其价值”,载于台湾《中研院法学期刊》2013年第12期(台湾期刊);

(35)“限制的限制:德国基本权限制模式及其启示”,载于《法学家》2011年第2期(核心期刊);

(36)“作为客观价值的基本权利及其问题”,载于《政法论坛》2011年第2期(核心期刊);

(37)“主观权利与客观价值:基本权利在德国法中的双重面向”,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核心期刊);

(38)“波普尔与齐佩利乌斯的《德国国家学》”,载于《研究生法学》(2011年中德特刊);

(39)“社会国与公民的社会基本权:基本权在社会国下的拓展与限定”,载于《比较法学研究》2010年第3期(核心期刊);

(40)“实质理性下的形式理性:德国《基本法》中基本权的规范模式”,载于《比较法学研究》2007年4月第二期(核心期刊);

(41)“法治与行政:德国行政法在法治国背景下的展开”,载于《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5月第二期(核心期刊);

(42)“从存续性到存续力:德国行政行为效力理论的生成逻辑”,载于《法商研究》2007年8月第4期(核心期刊);

(43) “法治国下的目的性创设:德国行政行为理论产生及功能的历史考察”,载于《行政法学论丛》2007年第10卷(核心期刊);

(44)“立法与行政:从行政立法角度思考”,载于《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9月第一期(核心期刊);

(45)“行政合同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载于《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2月第一期(核心期刊)。

四、法治评论

(1)“抢生二胎到底该不该罚?”,载“澎湃研究所/法治的细节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11646 ”2018年10月9日;

(2)没事找事就是“寻衅滋事”?,载“澎湃研究所/法治的细节 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324135 ”, 2019年9月3日;

(3)“仅有正确是不够的”,载“澎湃研究所/法治的细节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5345   ”,2018年11月27 日;

(4)“权利与限制:写作色情小说究竟属于什么自由”,载“澎湃研究所/法治的细节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6753”,2018年12月17日;

(5)“法律该鼓励举报吗?”,载“澎湃研究所/法治的细节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36608”,2019年4月29日;

(6)“污人清白真的没有代价吗?”;载“澎湃研究所/法治的细节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772685 ”,2021年1月14日;

(7)“未经授权不得披露”背后的信息公开制度与问题;载“澎湃研究所/法治的细节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700131”,2020年1月31日;

(8)“最严管控、概括授权与法治界限”,载“澎湃研究所/法治的细节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126604”,2020年2月24日;

(9)“数据抗疫中患者的信息披露与隐私保护”,载“澎湃研究所/法治的细节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057186”,2020年2月10日;

(10)“从健康码到文明码:被数据操控的人生”,载“澎湃研究所/法治的细节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217083”,2020年9月17日;

(11)“不戴口罩就拘留:法理何在?”,载“澎湃研究所/法治的细节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254436”,2020年3月1日;

(12)“法律如何挽回被偷走的人生”,载“澎湃研究所/法治的细节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089630”,2020年7月2日;

(13)“任何人的死都应该被认真对待:北斗掉线案的法律分析”;载“明德公法网”2021年4月14日;

(14)“向法律理想主义者致敬”,载“澎湃研究所/法治的细节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287482”,2021年6月24日;

(15)“修剪自买的香樟树被高额处罚合法吗?”,载“澎湃研究所/法治的细节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117850”,2021年8月19日。

(16)“健康码中的数据收集与信息保护”,载《检察日报》2020年6月10日第007版;

(17)“河长+检察长”制度创新与实践探索,载《检察日报》2020年9月17日第007版;

(18)“户籍改革与公民平等权保护”,载《法治日报﹒法治视点》2017年10月。

五、参与编著
(1)赵宏主编:《行政法案例研习》(第二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版;

(2)薛刚凌等著:《国家治理与行政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

(3)马怀德等著:《国家学位条例修改与评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4)王敬波主编:《欧盟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5)高家伟主编:《教育行政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张树义主编:《寻求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7)张树义主编:《行政诉讼证据判例与理论分析》,法律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8)李洪雷主编:《行政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9)张树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案例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5月版。

李红勃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立法学研究会、人权研究会理事,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法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简明法理学》、《法律的成长》等著作,主讲理论法学课程

于越 刑法

法考刑法、法硕刑法两栖辅导名师

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刑法专业,多部法考培训教材编者,有7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硕士考研授课辅导经验,历年考前押题命中率极高,教学风格激情、生动、透彻、潇洒,应试过关为体、励志启思为髓。授课特点:授课思路逻辑性强,层层递进、深入浅出、语言生动

蔡辉 民诉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

法考名师,在高校从事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工作10余年,从事司法考试培训课程讲授多年。撰写司法考试教材多部,编撰历年法律汇编和真题解析,对民事诉讼法司法考试命题规律有着精准的把握,授课经验丰富。

李毅老师 三国法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理论功底扎实,对司法考试有独到的研究,善于将庞杂的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知识条理化与系统化,对于知识点的把握准确到位。专著:《国际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与特保措施》(合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

郄鹏恩 商经法

商经知授课名师

具有多年的授课经验,讲课及讲义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声音豁亮感染力强。构建商经知体系堪称完美,知识表达清晰精准,深受考生欢迎。授课特点:体系化构建  化繁为简  精准平实。

赵波老师 刑诉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学院讲师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学院讲师,执业律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研究员,北京安全生产法治研究会理事、常务副会长,北京开放大学密云分校、西城分校、怀柔分校法学专业讲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法律应用分社原副社长。六年教育培训经验,授课风格简明透彻,通俗易懂 

报名条件

报名时间

法考新规

历年真金题

法考新大纲

免费公开课

点击留言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