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法考前,希望你能看清这件事。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法考学院 发布时间:2021-02-18 10:29:28
最近小法发现,"自律"话题又重新火了起来。

原因就是,2020年结束了。似乎又要开始新一轮的“重新做人”了。
而且长时间后,放下手机罪恶感就涌上来,拿起手机就焕发了新生命。休息日,一整天的刷手机。好不容易放下了,想学习,但浪费时间的悔恨感,自己又陷入自责情绪里。最后你还会发现,再想学已经很难了。注意力集中不了,要么犯困,要么被悔恨的感觉打扰心情。咱们从早上睁眼睛接受信息开始,只要是信息都需要经过大脑处理。一天下来,接触的各种信息都要处理。你的精力值就是大脑的体力值,这时候的大脑已经累的不行了。当处理信息的精力值用完了,你再想自律,就算自律到把头发拔光。甚至给自己一巴掌,命令肾上腺激素加班加点,大脑也没辙。另外,你有没有发现,“自律”这个词其实是个很模糊的概念。连傍晚吃饭时间都在看书/做题,平时的笔记,作业更是一丝不苟,字写的跟排版印刷似的。他的情况,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话叫: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因为,他的精力被完美的时间表蚕食,被完美的笔记蚕食,被各种各样的要求蚕食。所以,有了精力值的基础认知,相信你能明白:我们生活也好,过法考也好,本质上就是「有多少精力,办多少事」的规则,而不是被自律的说辞糊住了脑子。以后学不进去时,不要埋怨自己不够自律,也不要陷入自责情绪不能自拔。应该想想精力被什么用掉了,以后还要被它用掉吗?你只要在心理种下这种观念的种子,花个1星期去留意、体验,肯定能清楚的知道是什么东西阻碍了你的进步。别急,小法再说个很多人都容易忽略的事情——「社交断舍离」。备考法考,不是10天半个月的事,而是大半年甚至一年的事。在寻找备考信息(考情、考试重点、做题检测等)时,咱们肯定会加入很多社群,加很多好友,或者本来就有很多网友。刚开始确实是想多了解法考信息,但随着时间推移,跟大家熟络了起来,渐渐的也忘记了自己来时的目的。然后每天在群里跟一群人吹水,侃大山。虽然也是聊跟法考有关的,但却是无效的信息。加了那么多法考好友,没事就刷刷朋友圈,看看别人在干嘛。有晒美食的,有晒学习的,有晒旅游的。所以,你需要社交断舍离;没用的,无效的都应该删除。精力值只有那么多,只要你想有建树,就必须玩转精力分配的艺术。
中国政法大学
法考学院
同学且慢
关注再走~
·法大法考公众号·
添加老师微信fdfk01
回复关键词 【资料】 领千元直播课+备考手册